本期內容簡介
豈止.一曲作家
在流行音樂中,有所謂的「一曲歌王」或是「一片歌后」,也就是說這些歌手都會有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,熱門程度可以達到蟬聯KTV點播榜冠軍幾十週不歇,但往往是「歌比人紅」,雖然大家都會唱,卻不知道該位歌手還有什麼其他曲子,甚至是連原唱的名字都未必叫得出來。
古典音樂也有這樣的現象,尤其在當代影視媒體如此發達的年代,音樂史上很多作品,或許是因為很適合表達某些情境,或許是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,或許是能夠在短短時間內適當地演奏,造成了他們也出現了「曲紅人不紅」的現象,以普羅大眾的角度而言,或許對這些旋律的熟悉度,比莫札特、貝多芬、巴赫等人的作品都還要來得高,但作者的名字、甚至是曲名,都很容易被忽視了。
當然,「一曲作家」一詞,會造成很多樂迷的不滿,認為這些作曲家明明也是寫出相當程度的重要作品,並且在音樂史上仍是擁有一席之地,稱呼他們「一曲作家」,是否過於輕視?本期「當月音樂家」單元主題,正是要為他們做出平反,不論您在這些耳熟能詳的曲目之外,熟不熟悉他們的生平事蹟,就隨著「豈止.一曲作家」主題,配合本月「一曲之外」的CD,一起發現這些偉大音樂家的實際面貌!
打造史詩般音樂國度 生命的讚詠者──奧福
與其說古典音樂是象徵昔日時光的符號,不如說它是橫亙古今、超越時代的存在;尤其當作曲家寫下了曠世經典,他其實也刻劃出一種屬於「永恆」的印記。二十世紀初,樂壇除舊革新的步伐從未止歇,德國作曲家奧福(Carl Orff,1895~1982)卻穿梭在過去與未來、傳統與新潮之間,以超然於時空的的音樂語言,撼動了世人對於音樂的界定與印象。直至今日,即使不熟識《布蘭詩歌》(Carmina Burana)的故事或奧福的音樂理念,也必然聽過〈噢!命運女神〉(O Fortuna)這段有如史詩一般、令人臣服拜倒的澎派旋律。
然而,有別於人們的普遍認知,奧福其實是一位產量豐富、多面向發展的音樂家。他的《布蘭詩歌》並不僅止於〈噢!命運女神〉這段磅礡序奏,他的音樂創作亦涵括了《布蘭詩歌》等多部大編制作品,而在作曲之外,奧福更高度關注兒童的音樂學習與啟蒙。從創作到教學,奧福的音樂國度無處不煥發著一股「以人為本、以生命為核心」的不朽精神。
章節
- 編輯台 MUZIK Editorial(p.6)
- 亞洲音樂遊Around Asia(p.8)
- 音樂藝開罐 Wizard of Oz 誠實做自己 絕緣大師頭銜的陳其鋼(p.10)
- 音樂外一章 Beyond Notes 音樂廳,回不去了(p.52)
- 音樂熱氣球 A Musical Journey 當音樂如草原,綠而純淨(p.54)
- 音樂教我的事 What Music Taught Me 凝固的音樂與流動的建築(p.56)
- 歌劇八點檔 Soap Opera 女人皆如此(三) 風流男女囧很大!(p.58)
- Pokey音樂辭典 MUZIK A to Z O(p.60)
- 謬斯便利店 MUZIK Shop 耳機除了聽音樂還可以量心跳?(p.62)
- 謬斯碎碎唸 MUZIK Talk Show 追求虛幻的音樂競賽(p.64)
- 唱片評論 CD Review(p.A52)
- 失落的世界 The Lost World 匈牙利的音樂巨人(二) 弗列克賽的傳奇與錄音(p.A44)
- 音響遊樂園 Acoustic Wonderland 在數位與類比之間(p.A42)
- 每月節目精選 Spotlight Concerts(p.A30)
-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ALOHA! 傑克島袋 一把烏克麗麗與一顆赤子心(p.A26)
- 賽門療音樂 Simon P Says ... 天呀!原來傷痛要這樣休息才會好!(p.A22)
- 謬斯花絮 MUZIK on Sight 台灣工銀藝文共賞(p.A20)
- 我們推特 We Twitter 劉富美與陳主稅的《秋》(p.A18)
- 文化雲 iCulture 百分之四十五! 給你拍拍手,然後呢?(p.A16)
- 雙響炮 Double Bang《莎樂美》愛與死(p.A14)
- 一桌二椅 Mel’s Chinese Talk 聽台灣,聽風潮 聽吹動台灣音樂潮流的那陣風(p.A12)
- 謬斯快遞 News Flash(p.A8)